如何對抗難纏的暈眩

透過精準描述 讓對的醫師真正幫到您


不易具體言明的不適
  
論起難纏程度,暈眩真是一種數一數二,什麼時候來襲說不準,舉凡睡覺翻身、路上遇到熟人轉頭打招呼、上下樓梯低頭確認腳步、或者…什麼動作也沒做,都可能發生。發作起來要歷時多久會好、或者暈的程度有多強烈,也同樣很難一概而論,時常因人而異。不過,在暈眩的各種「難」當中,排名第一的,則要數「很難跟別人具體描述自己的不舒服」。
 
  曾暈過的朋友都知道,暈眩發作好比一場腦內風暴,明明已經很強烈很可怕了,但如果你不說,別人絕對不知道你正在經歷什麼!即便是發作中,外人看起來就是一副「你沒有怎麼樣啊!」的模樣。無法讓周遭親近人士了解自己的不舒服已經很無奈了,更傷腦筋的是,面對能幫助你的醫生,如果不能好好地講清楚,很可能導致醫師誤判,無法在第一時間給予正確的治療,那就真是冤枉啦!以下就透過幾種分類,來幫助大家釐清自己的暈眩,能夠有條有理地向醫師好好描述。


頭暈、眩暈有所不同 

  第一步要先分辨自己的暈是「頭暈」還是「眩暈」。臨床上很常碰到求診者表示:「醫師我好暈好難受。」,但進一步追問「是頭暈還是眩暈呢?」,當事人往往不明所以,不知如何回答。其實兩者最大的差別是,頭暈時人會感覺身體在搖晃、有飄浮感,或者有一種不小心要往下墜的感覺,而眩暈則是看其他的物件會覺得它們都在劇烈旋轉,天花板會旋轉、地板會旋轉,這種相對移動的感覺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


小細節亦是判讀依據 
  知道是哪種暈法之後,「多久發作一次」、「每一次發作大約維持多長的時間」,以及「是否有慢性病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」、「平時或最近有服用哪些藥物」…也都是很重要的資訊,鉅細靡遺地告知,能夠讓醫師更精準地協助您。
 
  比方說每次大約暈個數秒鐘到幾分鐘不等,頭部不動就比較好,頭稍稍轉動,暈的程度立刻加劇,時常反覆發作,那麼很可能就是良性陣發性眩暈症,起因為耳石脫落,可以透過耳石復位術加以改善。如果每次暈的時間長達數小時,無論頭或身體有無轉動移動,都一樣很暈,還伴隨著一點耳朵被矇住、聽聲音沒有真實感或變小聲等情況。發作頻率不高,可能一年會有個1~2次,那麼是梅尼爾氏症的可能性偏高。要是暈眩乃發作在感冒痊癒之後,一暈就沒完沒了,可能好幾天好幾個月,人甚至會不舒服到完全只能躺床,無法行動,那麼起因則偏向前庭神經炎
 
  除此之外,血壓太低、血糖太低,甚至是「配了新眼鏡」,都可能是引起突發性暈眩的原因。還有一種最常見的,在我門診中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暈眩都與此相關,不是耳石脫落、不是藥物影響、也不是感冒的後遺症,而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暈眩。


「暈」常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副產物
  自律神經失調者普遍有換氣過度的現象,就是每分鐘吸氣吐氣的頻率高於正常的8~12次,臨床上女性自律神經失調者每分鐘的呼吸頻率常在25~30之間,男性則落在20~25之間(程度較嚴重者頻率可能更高)。如此頻繁地吸吐頻率導致我們的呼吸過於短淺,致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足。想分辨自己的暈眩與自律神經是否相關,可以觀察自己的身體,是否常有手麻(腳麻、臉部感覺麻麻也是)、呼吸困難(感覺喘不過氣)、心悸(感覺心跳非常快速)、胸悶、肩頸僵硬、口乾舌燥、一直覺得喉嚨有異物感(但明明沒有東西卡住,吃飯吞嚥也很正常),常有莫名的緊張與害怕感覺。上述症狀發生的比例越高,代表您的暈與自律神經失調的關聯性越高。此時要擺脫暈,就不是僅僅著眼於「暈」的問題了,而是應該釜底抽薪地調整好自律神經,讓神經系統回歸平衡,因失調所產生的暈以及各式各樣的不舒服,自然能跟著緩解、改善,最終獲得徹底痊癒。


→ 告別失調 康復者心得分享
 失調有可能造成哪些症狀
 我有自律神經失調怎麼辦
 快速獲得專業協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