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師講堂

A:

  以前,大家不清楚「為什麼明明不舒服,做遍了檢查,醫生卻老說我沒事」,現在,有越來越多人知道有種病症叫做「自律神經失調症」,但是對於這種症狀的具體細節、相關成因與治療方式,卻仍然始終模模糊糊說不明白,只知道頭痛、頭暈、失眠、耳鳴、暈眩跟它有關係,心悸、胸悶、恐慌、焦慮跟它有關係,胃痛、便秘、拉肚子跟它也有關係,最新研究顯示,就連肥胖、高血壓、高血糖、性功能障礙,亦不約而同與自律神經有著一定的關聯性。而日前親赴國際會議,與醫界友人相互交流,帶回來最新的說法是:自律神經失調是體內的「門」沒有(或無法)關緊。怎麼說呢?

 

  舉個常見的例子來講!「賁門」位於食道和胃部之間,正常運作的時候,它負責放行從食道而來的食物,讓它們進入胃袋被消化,在此同時也管控胃袋中的胃酸,讓它們不會向上進入食道中。但如果此時賁門鬆了、關不緊,胃袋裡的酸液會時不時會地逆流而上,燒灼食道,產生一種噁心不舒服的感覺,俗稱「火燒心」,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「胃食道逆流」。而賁門為什麼會關不緊呢?很可能是它的主管單位-自律神經已然失調了!

 

  除了賁門之外,自律神經系統所掌管的「門」,遍布全身上下,例如眼球裡的瞳孔,是光線進出的「門」,如果這道「門」失靈了,我們就可能畏光或者視線模糊看不清楚。而剛剛才提到的食道也是一道門,負責控管食物的吞嚥,如果這道門鬆了,可能會吞嚥困難,或者讓喉嚨產生異物感。

 

其他像是肛門、膀胱、汗腺、血管…等,也屬於身體的「門」,一旦這些門關不緊,亦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症狀,像是腸躁、頻尿、多汗、燥熱、手腳冰冷、血壓異常…等等。細細說來,身體內部的門還有許許多多,而它們的頂頭上司就是自律神經系統,這也是為什麼當自律神經失調的時候,症狀可能出現在身體上上下下的任何一處,這不代表您的身體「全組壞光光」,其實不過是神經系統秀逗罷了,只要找回它的協調性,這些出現在眼睛、耳朵、嘴巴、喉嚨、心臟、腸胃、膀胱、手腳乃至於大腦的各種不舒服,即使不到眼科、耳鼻喉科或者心臟、腸胃、泌尿等科別報到,也能痊癒,不再繼續困擾您的日常生活。

A: 小心過度節食啟動省電模式 讓你變成睡美人

在門診中遇到很多女性朋友對我說:奇怪~我非常努力了!吃得非常少,但是怎麼都沒有瘦?」或者是「以前我只要吃得少就能很快瘦下來,但現在怎麼沒有辦法因為吃得少就瘦得快了?

 

這種時候我通常會先轉個話題,問問她:「你的手機是甚麼型號的?」,得到的答案自然五花八門:是智慧型手機、是蘋果、是samsung、是華碩、是小孩買的不知道甚麼牌子但很好用、可以拿來拍照、拿來聽音樂、拿來追韓劇、打電動,還有些人會秀給我看自己以前多胖,或是過去曾經透過不吃東西瘦到什麼程度……聽起來很棒!然後我會再問:

 

「那你的手機晚上要不要充電?」

「當然要啊!」

「如果不充電的話還是可以持續用嗎?」

「其實也可以耶…現在的手機真的很聰明,徹底沒電之前,它會把螢幕變暗、把網路關掉、或者某些功能關掉…」

「所以還是可以撐一段時間?」

「對啊對啊!」

這叫做省電模式,其實我們的身體就跟手機一樣,也有省電模式喔!」

 

是的,身體如果都不吃東西(或者僅攝取很少很少的熱量)也可以支撐好幾天,怎麼撐呢?就像手機的省電模式會關掉wifI或者調暗螢幕,身體會在自律神經的命令下,把心跳變慢、呼吸減緩、體溫變低,人因而變得沒有精神,顯得昏昏欲睡。我碰過不少女生習慣節食吃得很少,所以整天都覺得倦怠思睏,一天可以睡上12個小時,就算是夏天也怕冷、成天賴床不想起來,但人還是可以"活著",只是沒有元氣也沒有動力,就像睡美人一樣。那體重有沒有變輕呢?有的有的,變輕了ㄧ些些,但別高興得太早,體重可不等於體型,數字雖然可能少了兩三公斤,褲腰非但沒有跟著變鬆,反而可能還緊了好幾吋,怎麼會這樣?因為睡美人就好像動物在冬眠般,休眠狀態中脂肪會越變越多,肌肉則越來越少

 

在身體的某些部分,肌肉消耗的熱量是脂肪的十倍之多,而身體非常聰明,當你吃得很少的時候,肌肉就會開始減少,脂肪就會開始囤積,企圖讓我們用最少的熱量爭取最長的存活時間,這就叫做本能,因為人如果不正確進食,身體就沒有製造肌肉的本錢。

 

我常說要建一棟鋼筋水泥的房子,如果運來一堆木頭建材,你用的工匠再好、聘請的設計師再棒,選用的工具設備再精良也是枉然,同樣的道理,你不吃肉不吃飯,光靠意志力、光靠期待,光靠吃一點點蔬菜水果,能量不足的情況下,蛋白質也嚴重缺乏,卻希望肌肉很漂亮、體型很漂亮,還能健美的瘦下來 這實在非常困難(我不好意思說根本是不大可能的事啊),希望大家能有一個正確的觀念,一定要吃得對,才能長出肌肉,恢復苗條的身材,這是很基本的,就像我們希望車子跑得快跑得順,我們會加9598或柴油而不是加水,或者加滴雞精,雖然很多人都說滴雞精非常營養,非常棒,但我相信沒有人會為愛車添加滴雞精而不是它真正需要的汽油,不是嗎?

A: 不!消夜才是!

  過去常聽人說『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』,搭配許多似是而非的理論,在各大報章媒體的渲染下,成為健康飲食的圭臬,然而隨著人類對身體的了解越來越深,有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出現,推翻此說法,早餐非但不是最重要的一餐,甚至是危險的一餐,不過早餐不是本文的主角,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的最新觀念才是本文重點:消夜是最重要的一餐,更白話的說,睡前吃的那一餐,方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!

  門診中我常告訴我的顧客們:睡前吃什麼,你就會長成什麼或長出什麼。此話怎講呢?

  依照人體的生理運行機制,睡覺前腸胃才準備開始起來工作,過去人們總以為睡覺時,腸胃系統也在睡覺,完全是錯誤的迷思,因為很重要,所以再次重申:人體在睡覺休息時,才是腸胃系統進行消化工作的時候。

  睡眠狀態中,生長激素、瘦體素也都開始運作,包括免疫機制也在睡眠中進行,因此如果睡得不好,人就容易顯老、皮膚鬆弛(生長激素作用不足);如果睡得不好人就容易感覺吃不飽或者容易發胖(瘦體素作用不足);睡得不好人就容易感冒、生病、缺乏精神(免疫機制無法妥善發揮),而睡眠時期也是消化作用發揮得最完善的時候,因此除了睡覺之外,身體不用額外負擔其他工作,不需要分神工作、開會、念書、上課;不用花費額外力氣從事其他的活動,像是跑步、走路、做家事。能夠專心一致地讓血液集中在腸胃道,幫助腸胃妥善蠕動。因此,睡覺之前身體如果攝取了良好的營養素,就能在睡眠之中好好地進行修復,所以說:睡覺前吃的東西,才是影響我們生長發育最重要的關鍵!

  『睡前吃什麼,就會長成什麼或長出什麼』的說法也由此而來,睡前吃泡麵,你的身體就吸收了油脂和人工化學添加物;睡前吃牛排吃雞肉,身體就會吸收到蛋白質、長成肌肉;睡前老愛喝酒,大概就會得到酒精肝。然而小朋友睡覺前喝奶,身體則會長出肌肉(攝取了蛋白質)、骨骼(攝取了鈣質)。為什麼有人吃消夜會胖、會血管阻塞、會中風?因為他的食物選項是酒、鹽酥雞、泡麵等各種垃圾食物,倘若能吃得健康,睡前進食絕對不是罪惡,更不會有礙身體,反而能幫助健康。

  試著想像一下,腸胃蠕動開始消化程序,就好像要蓋工廠、施工。施工之前,我們得先把材料備好、工具或機器準備齊全、工人與師傅要通通就位,萬事俱備之後就能開始動工,相信沒有人會先讓工具或機器先運轉,空轉好長一段時間到機器都已經沒電或動力不足了,顧著機器的工人也累了、精神不繼了,才開始把材料運送到位,準備開始動工,在這樣條件不良的狀態下,如何能有好的施工品質呢?

  同樣再打個比方來說,難道您希望愛車在保養廠保養時,修車師傅一邊接電話聊天,一邊幫您保養嗎?還是您可以接受車子引擎一邊發動著,一邊讓師傅打開引擎蓋修理或是拆卸底盤呢?當然不!而人體構造極其精密,更甚世界上所有機器,當然更需要專心一致的對待,因此在熟睡時,我們停止大多數的活動,只保留基礎生理功能如呼吸、心跳、血液流動、保持體溫等(透過自律神經的作用),好讓身體能心無旁鶩的進行修復,這種時候如果給了不好的材料(營養)、甚至沒有提供材料(營養),身體便只能空轉或者達不到良好的修復成效,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炊,不是嗎?

  所以我說:消夜是最重要的一餐。忘掉過去的錯誤迷思,睡前進食一點都不罪惡,而且也不會有礙健康,除非你吃錯了食物!

  消夜雖然很重要,但並不是要求您要在晚飯後、睡覺前多吃一頓,而是希望您配合身體的作息,調整用餐的時間。晚飯就該晚點吃,挪到睡前再吃最好!正如同古早的人們日落而息,他們通常在五六點太陽即將下山時吃所謂的"晚餐",然後大約七點左右太陽下山了、天也黑了,就上床安眠,這才是真正符合生理機制的作法。現代人的作息已經是「電燈開而作、電燈關而息」,無論您打算幾點熄燈就寢,都建議您在睡前再吃"晚餐",吃飽之後就趕緊去睡,讓副交感神經好好作用,讓腸胃能充分蠕動,一開始如果不習慣,至少要試著在睡前三小時之內進食,再慢慢調整到真正的睡前吃,讓身體在深眠狀態中獲得最棒的修復,一夜好眠起床後,身體還會充滿充沛的能量(換交感神經來作用囉),用以應付忙碌的一天,對了!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,晚餐吃得晚、睡覺睡得好,隔天起床之後請不要吃早餐喔!早餐是多餘且危險的一餐,獲得修復的身體有滿滿的生長激素與瘦體素,能支應您起床後三~四小時左右都不需要額外的熱量,所以您的"早餐"(嚴格說來應該是第一餐),最佳的攝取時間點是起床後三~四小時喔!

  最普遍的說法不一定就是最正確的,人們對身體的認識與了解,每天每天都有新發現,每天每天都在持續更新,好的觀念、正確的知識須要大家來推廣並且身體力行,記住!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,錯!消夜才是最重要的一餐,因為晚餐就該晚點吃!

A:
  • 晚上睡不好,白天整天沒精神
  • 頭痛總是如影隨形,從來沒有過神清氣爽的感覺
  • 就算睡得再久,起床還是有揮之不去的疲倦感
  • 不喝水嘴巴就好乾好渴不舒服,但一喝水又拼命跑廁所好困擾
  • 心臟常常"匹潑菜",好像隨時都會跳出來
  • 胸口好悶,心裡好慌,有種吸不到氧氣、呼吸困難的感覺,好怕自己下一秒就會昏倒
  • 耳朵一直有嗡嗡嗡的存在感,又好像矇著一層什麼,聽什麼都聽不清楚
  • 暈眩一來,像整個房子都要倒了,天旋地轉的感覺讓人坐立難安
  • 吃一點點東西肚子就鼓得像青蛙,脹氣真的好難過
  • 什麼檢查都做過了,胃食道逆流一點好轉也沒有,胃片胃乳已經是飯後必備品
  • 一下拉肚子一下便秘,我的腸胃是怎麼一回事,全組壞光光嗎?

以上種種情況您是否似曾相識?還有下圖的症狀表,請仔細看看有幾項是在說您?

171023.JPG

  如果只有一項或兩項,那麼建議您不妨就近前往醫院診所,預約對應的科別,心悸可以考心臟科、胃食道逆流考慮腸胃科、耳鳴可以看耳鼻喉科.......。但如果上述表格中的症狀您有超過三項(包含),且維持兩周以上,或者不定期反覆發作,則建議您透過HRV心跳異變率呼吸中CO2濃度姿勢改變時血壓變化等檢測,來確診是否為自律神經失調症。

  自律神經失調症近年來慢慢有成為醫學界新寵的趨勢,雖然一般民眾對此病症的認識並不普遍,甚至也不盡正確,然而也許就是這樣的不普遍與不正確,創造了不少模糊空間,好像什麼問題都是自律神經失調症、又或者自律神經失調症什麼也不是,端看兩大派醫師如何解讀與定義,可是真正重要的是,您身上的不舒服被解決了嗎?

  當醫師說「你有自律神經失調症」或者「你不是自律神經失調症」時,您應該做甚麼呢?無論是哪一種,都請先做好幾項基礎的自我評估。

 

身上的不舒服分別有哪些症狀?

  自律神經失調的特性之一就是症狀繁多,頭痛頭暈、肩頸僵硬、下背痛、多汗、頻尿、視力模糊、記憶力衰退、失眠、多夢、胸悶、便祕、腹瀉,.........等等可能都是(詳見上表),如果您吻合的項目越多,代表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可能性越高。反之,如果只有一兩項,即便您自覺程度強烈,非常非常困擾,但仍然需要進一步檢測才能確認是否為自律神經失調症喔!

  臨床經驗發現,也有些患者一開始會斬釘截鐵的表示,自己僅有一兩項症狀,只是都無法順利解決,然而在進入療程接受治療之後,因為平時最困擾的症狀獲得緩解了,例如本來是嚴重失眠,但現在已經能好好入睡了,其他的不舒服卻開始逐一冒出來,怎麼一回事?難道是因為治好了失眠,所以開始胸悶、心悸或腹瀉嗎?(症狀僅為舉例),當然不是,而是因為最危急的症狀被解決了,人比以前來得放鬆舒緩,開始有餘力注意到身體其他部位的情況,所以其他過去相較之下,沒有那麼困擾的症狀,現在取代最嚴重的失眠(症狀僅為舉例),也成為困擾了,這其實也是一種相當具代表性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特性喔!

 

症狀是否遊走全身上下?

  這陣子頭痛頭暈、肩頸僵硬,過兩天開始有失眠的困擾,幾天後頭不痛也不暈了,可是居然開始便祕?

  原本有嚴重的耳鳴,還有強烈的暈眩,超級苦不堪言,可是好不容易嗡嗡聲沒了,胸悶、心悸卻頻繁出現,好像心臟出了狀況,這下不僅晚上不好睡,連白天也不能好好放鬆了.......

  如果您的不舒服也是類似的情況:一會頭痛、一會兒手麻;今天便秘、明天拉肚子;諸如此類的症狀遊走全身且反覆不一,導致周遭的親朋好友都以為您是太過敏感、過度關心自己的身體情況、甚至以為您是在放大自己的不舒服,希望爭取旁人的關注與關心.....真是冤枉啊!以上種種不舒服都是貨真價實的,沒有罹患失調症的人絕對不會明白!

  事實上,這也是非常典型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特性,而這樣的特性也常常讓患者更覺得痛苦,除了身體上的不舒服無法獲得緩解,故感到痛苦,更苦不堪言的是,周圍的至親好友都不能了解、體諒,讓失調者更覺得心理缺乏支持,彷彿連"訴苦"的權力也喪失。別難過,您絕對不是孤單的,而且這也不是您的錯!根據保守估計,從自律神經失調的盛行率來推算,台灣至少有近三百萬人口飽受失調所苦,最令人感到遺憾的,是這些朋友中,有許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種種痛苦、不舒服,罪魁禍首是失調的自律神經,以至於錯失接受正確治療的機會,讓自己白白受苦.....

 

勤跑醫院、看遍各科 什麼異狀也檢查不出來

「明明不舒服,為什麼醫生老是說我沒病?」

「明明就難過得要死,為什麼檢查起來一切都正常?」

  以上這兩句話,大概是所有自律神經失調症患者的共同心聲,特別是在他們還沒有找到正確的就醫管道,確診自己是自律神經失調症之前。根據門診統計,失調者平均花費三年時間,輾轉流浪於五家醫療院所、掛過七個不同科別、換過十二位主治醫師,有時我常半開玩笑地安撫女孩子大概剩下攝護腺沒有檢查過,男性朋友就差沒有去婦產科掛號了.....雖然是玩笑話,卻也道盡了四處求醫無門,找不出癥結點能好好治療的辛酸。如果您也懂這種辛酸,您也親身經歷過這種求助無門的痛苦,那麼您離確診自律神經失調症又更進一步了!如果您沒有這種經驗,甚至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愛逛醫院(其實乃是不得以啊),那麼恭喜您,您的自律神經應該還沒有嚴重失調的風險。

倘若您經年累月的胃痛,照了許多次胃鏡,最多只有輕微的潰瘍,連醫師都不明白您怎麼會那麼痛。

倘若您飽受便秘腹瀉反覆來襲困擾,腸鏡照了、腹部超音波照了,卻一點異狀也沒有。

倘若您感覺很頻尿,可是檢查起來腎臟或者泌尿相關器官一切安好。

只要排除了器官器質性的病變或問題,也就是器官本身是正常的,功能無損,但您卻實際感受到真真切切的不舒服,那麼這第三點您也符合了。

  以上三大點提供大家思考並自我檢測,希望每一位朋友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,都能減少時間與金錢的浪費,少走一些冤枉路。身體健康才能享受生命、自在生活,而這其實是所有人都應該輕鬆擁有的,願大家都能正確認識自律神經失調症,並且順利治癒,讓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回歸協調狀態,享受該放鬆就放鬆、該緊張能緊張,鬆弛有度,最有滋味的快樂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