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師講堂

A:

  當初能夠奔上月宮的嫦娥,也許不是因為偷吃了西王母娘娘的仙丹妙藥,而是因為外表看似穠纖合宜的她,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泡芙女,身體裡的脂肪組織遠遠多過於肌肉組織,才會讓她輕飄飄地飛上天……中秋節還沒到,為什麼提起嫦娥了呢?其實是幾天前的門診實例所帶來的靈感。

 

醫生,為什麼我朋友看起來超瘦的,居然有56公斤,但我明明大一號,這麼胖,量起來也才60!這台的體重計是不是不準啊?

 

來診所減肥的朋友偶爾會懷疑自己量測出來的體重,以為衛教室裡面那台是"快樂體重計",量起來會比較輕,好讓他們歡天喜地,但當然不是這樣的。減肥中的人往往對體重斤斤計較,但殊不知很多時候體型與體重不一定能畫上等號,有些人「看起來胖,量起來卻不重」,有些人則相反,關鍵就出在身體內的肌肉與脂肪比例如何,也就是體脂率。體重固然是胖瘦的之一,但卻不見得是瘦身最重要的數據指標,現代人真正需要的是減肥而不是減重,減去身體內多餘的脂肪,身體線條自然緊實好看,而且人也健康,這才是完美的減肥!

0720-01

圖說:即便身高體重相仿,體脂肪偏高的人比起肌肉結實的人,看起來就是大一號喔!

來源:擷取自網路,如有侵求或其他不妥,懇請告知,盡速處理。

 

雖然說要減肥甩油,但也不能矯枉過正到讓身體無一絲油脂,那也極度不健康,適量的脂肪對人體有很重要的保護作用,就好比是重要臟器的安全氣囊一樣,可以預防碰撞造成的傷害,除此之外,有些荷爾蒙也需要脂肪的幫助才能順利分泌唷! 

 

回過來說,要瘦得好看、瘦得健康,肌肉與脂肪的比例是否得宜便是關鍵。但這跟體重有甚麼關係呢?關係可大了!因為肌肉與脂肪的比重相去甚遠,相同重量的脂肪與肌肉,體積足足差了34倍之多,想當然,如果身高相仿、體重相同的兩人,體內脂肪較多者,看起來一定比肌肉多的人胖。而肌肉之所以大勝脂肪,除了體積小,讓人看起來纖細苗條之外,它消耗熱量的效率也遠遠超過脂肪,足足有7~10倍以上,換句簡單的話來說,肌肉比較多的人,就是比較容易瘦
0720-02

圖說:同樣都是肚子上的五磅重量,脂肪大小猶如三顆葡萄柚,如果是肌肉,立刻縮小為三顆小橘子喔!

來源:擷取自網路,如有侵求或其他不妥,懇請告知,盡速處理。

 

減肥大家都喜歡求快,最好是今天減,明天瘦!但速效的減肥法減去的往往是水分或是肌肉,這也是為什麼一旦停下來回歸正常生活,就很容易復胖,或是體重降到某個程度後(例如3~5公斤)就再也降不下去了。使用正確方法來減肥,起初並沒那麼快見效,因為鍛練肌肉並不容易(特別是女性),甩油也非一蹴可及,所以不少人都撐不過所謂的停滯期,但只要衝破瓶頸,真正將負責消耗熱量的肌肉練起來了,負責囤積熱量的脂肪少了,接下來的瘦身之路會有如倒吃甘蔗一般,越瘦越快且越瘦越健康、好看。

 

 

如果不想當個「外表澎澎胖胖,內在油滋滋,秤起來卻沒甚麼重量」的泡芙人,那麼除了體重之外,你更應該在意的是自己的體脂率。為了瘦身而努力的過程,除了時常站上磅秤給自己秤斤論兩,更應該拿捲皮尺關心自己的腰圍、腹圍、大腿圍,只有這些數字越來越小,才是貨真價實地瘦喔!

體脂肪率標準參考

體脂肪率等級

男性

女性

最低限度

1%~5%

3%~8%

運動員等級

5%~13%

12%~22%

理想等級

12%~18%

16%~25%

正常範圍

10%~25%

18%~30%

肥胖

22%~27%

30%~34%

附註:年長者標準略為上調,以年65歲為例,約可放寬5%

 

A: 是的~有許多失調的朋友都有排便方面的困擾
因為腸胃道的消化與蠕動
恰恰是由自律神經系統來協調運作
其餘細節看院長怎麼說
A: 暈眩、耳鳴、心悸、失眠與腸躁,可說是自律神經失調的五大常見症狀,因此在門診中一向不乏為暈眩所苦的朋友前來求助。不過,雖然形容起來都是四個字「天旋地轉」,但形成的原因與箇中滋味,卻是因人而異,有無數種不同的可能性,加上患者自己在描述個人感受時,主觀的用語差異,種種因素都可能導致暈眩成因的確診不易。
A: 感覺全身不對勁 渾身不舒服
四處檢查之後醫生都說沒事 一切正常
但您仍然非常不舒服
可以合理懷疑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

A:

今天要跟大家講個故事,一則關於19世紀的醫師的故事,他叫做塞麥爾維斯,是第一位倡導手術前應該要消毒的醫師。從事手術或打針等醫療行為之前要消毒,在現代看起來是再平常也不過的行為了,但是在塞麥爾維斯醫師大力倡導之前卻不然。他是位產科醫師,負責迎接新生命的到來,這原本是一件非常喜悅的事情,但在當時卻因為缺乏正確的消毒觀念,導致產婦時常在生產過程中遭受感染進而喪命。塞麥爾維斯醫師花了許多年的時間觀察與研究,終於發現問題出在,負責接生的醫師時常帶著一身血跡,或者其他患者、大體的體液進產房,於是要求醫師接生前必須先用氯水來消毒。果然,當大家照著這麼做的時候,產婦因感染而死亡的機率便大幅下降了,甚至一度為零,這在當時是十分匪夷所思的。

提出這種造福人類的創舉,塞麥爾維斯醫師應該是非常受人景仰的吧…,事實卻正好相反,由於他的觀念太先進,不被當時的醫學界所接受,要求地位崇高的醫師們洗手被視為一種羞辱,即便他不斷大地聲疾呼、公開說明、出版著作,提出各種理論與數據,卻仍然受到先進與後輩的群起圍攻,最後塞麥爾維斯抑鬱而終,得年僅有47歲。一直到後來細菌學之父巴斯德透過顯微鏡觀察到細菌,讓世人正視了這個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的存在,了解它可能造成的傷害,大家才明白塞麥爾維斯醫師是多麼的高瞻遠矚。

好了,故事說完了,我們再接著聊聊下面的話題,藉此探討這則故事背後的意義。

為什麼大多數醫生治不好你的病?

為什麼大多數醫生查不出你真正的病因?

在台灣共有11,797家醫療院所,44,539位執業醫師,雖然我並不認識他們每一位,但在我所認識的醫療專業人士中,絕大部分人在他們領域裡都非常專業、有熱誠,且非常願意為人們解決各項健康困擾,特別是在身體器官出現明顯病變、受到感染或者外傷的情形之下,優秀的醫師透過抗生素、抗病毒藥物,或者是手術治療讓人們回歸健康。然而,有許多的疾病即便是透過抽血、X光、電腦斷層,甚至是磁振造影的檢查,也無法看出來,因為沒有特別明顯的病變或者是異常,其他醫生檢查不出來並非他們不專業或者不用心,只是因為醫學進步得太快了!

  17世紀時,正統的西方醫學會使用放血的方式來治療疾病,治療時醫生會將吸血蛭放在病人身上吸血,18世紀時,任何一種手術都可能被當成異端、巫術,施行手術者將因為侵犯身體而被處以死刑,前面一開始說的故事,19世紀時,因為沒有意識到細菌或其他微生物的存在,術前消毒被視為是不必要的。然而,隨著科技的演變與進步,以前的「正統」如今看來荒謬,以前被認為不合理、不應該作的,如今是再正常、普遍不過的了。人類對知識的了解每6個月就會增加1倍,身體的奧秘還有許多值得探索之處,一般的醫師並非蓄意忽略造成您不舒服的根本原因,也不是故意誤解您的身體,而是醫學進步得太快速了。

  1999年當我還在傳統醫療體系內行醫時,便明顯的感覺到,許多病患的"疑難雜症"在現行醫學認識上,檢查不出具體病因,但他們的感受卻是真實地存在,種種跡象促使我投入自律神經失調症的研究,期間受到英國劍橋大學戈登博士(榮獲諾貝爾獎)的激發,在他所提供的生物醫學領域創新思維中獲得研究靈感。2004年首度引進自律神經功能檢查,開始台灣最早的臨床紀錄,也是目前華人世界中,最完整的自律神經資料庫,2005年親赴美國芝加哥,與世界級專家Gevirtz博士共同研究,藉由心跳改變率來了解自律神經,並尋求適合之治療方式。從此之後便全力投入第一線的醫療服務至今。

讓許多久病不癒的患者得以重回健康,是最令醫者感到開心與驕傲的事,特別是如果能為大家解決一系列的症狀和問題,那些在其他醫院無法檢查得出來的!

我會很高興地告訴來診間的朋友們,

你不必再辛苦度過

缺乏活力

擔心身體到底出了什麼問題

沒有精神

過胸悶心悸

過頭暈目眩

四肢無力

過惶恐害怕

有苦說不出

等著看醫生

翻來覆去睡不著

的一天

當你了解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

就不必再過這樣的日子

  有太多的人生活在身體成天不舒服的悲慘狀況中,別人卻以為問題出在他們自己胡思亂想,真是太遺憾了。你只是身體生病了,這不是一種恥辱,也並不羞恥,不了解真正的病因在哪裡才是真正的遺憾。你不是不夠堅強、也不是太軟弱,更不是想太多,或者愛鑽牛角尖,只是讓我們放鬆、讓我們休息的「副交感神經」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!

  困擾你好久好久,讓你走遍各院各科,看盡醫生做盡檢查也得不到答案,更得不到舒緩的罪魁禍首,就是失去協調的自律神經系統,只要透過儀器的檢測與藥物的調整,就能讓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各自回歸應有的彈性與作用,讓人能安穩的好好睡覺、起床時充滿活力;擁有更好的記憶力與注意力;旺盛的精神與體力;不會躁動造反的腸胃系統;正常的消化功能…種種健康的好轉能讓您更自在的享受生活,無論是家庭、事業或各種人際關係,生命就該是這樣美好的,而不是日復一日地擔心或繞著各種不舒服打轉。在此,我真的衷心希望,全世界都能更加重視自律神經失調症這項疾病,身為千面女郎的它,絕對會本世紀最大的健康殺手。唯一值得慶幸的是,它雖然難纏多變,但卻非絕症,而是可以被100%完全治癒的,只要我們正視面對、正確處理!

A:

您也這樣嗎?
全文刊載於2017-03-11早安健康專欄:
暈眩是梅尼爾氏症還是中風前兆?

年齡:38

性別:女

症狀:暈眩

  我覺得暈眩就好像喝醉酒,整個空間感錯置,上下左右都混亂的。特別發生在躺下與起床的時候,或者是在頭部有比較大動作的時候,例如往後轉的時候格外明顯,平常則是一點點宿醉或全身麻藥未退的感覺。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肩頸非常痠痛僵硬,非常非常……,頭也很脹,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。

對生活的影響還蠻大的,雖然看起來似乎都是小事情,可是累積起來的確是麻煩。例如洗頭不能洗,蹲下、起來的動作也不能做,早上起床、晚上睡覺要躺下的時候,動作一定要很慢,但即便很慢也會暈,慢只是讓自己比較有心理準備,迎接暈眩的出現。

印象深刻是有一次發生在搭捷運時,只是想轉頭看一下後面的人,以為後面朋友在叫我,結果頭轉回來的瞬間就暈了。人在暈的時候下意識會閉眼睛,然後抓東西扶。那時候如果是在人群中、行進間而非靜止的,即使只有幾秒鐘,我想也是很危險的。

第一次發作是去年,雖然有看醫生也有乖乖吃藥,耳鼻喉科醫生開了止暈藥、循環藥物、B群,但還是花了兩周才好。第一次不知道怎麼一回事,感覺特別害怕,還以為自己是高血壓要中風了。兩個多月之後又復發一次,那次就沒那麼惶恐了(雖然也是害怕),但至少比較熟悉了,能夠掌握暈的進程,知道甚麼時候要進入最暈階段。

後來就是常常會恐懼,擔心不知道甚麼時候會再發生。暈的時候會甚麼事情都不想做,因為感覺特別倦怠、想睡,整個人是沒甚麼活力的,非常希望知道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暈眩,該怎樣治療以及如何預防,不想再一直活在這種恐懼與不確定中……
 

醫生怎麼說?

暈眩、耳鳴、心悸、失眠與腸躁,可說是自律神經失調的五大常見症狀,因此在門診中一向不乏為暈眩所苦的朋友前來求助。不過,雖然形容起來都是四個字「天旋地轉」,但形成的原因與箇中滋味,卻是因人而異,有無數種不同的可能性,加上患者自己在描述個人感受時,主觀的用語差異,種種因素都可能導致暈眩成因的確診不易。臨床上患者來到診間常提及的擔心不外乎:
  

  「這會不會是高血壓或是中風的前兆?」
  「是不是我腦子長壞東西了,所以才這麼暈?」
  
「之前有醫生說是『梅尼爾氏症』,這治得好嗎?」

其中又以梅尼爾氏症為最大宗,特別是有不少患者經過腦科、神經科、耳鼻喉科等各科各項的精密檢查,找不出明確的器官病變之後,便時常被冠予此病名。定義上的梅尼爾氏症須符合以下幾個特點:

l   首次發作程度最為嚴重

l   反覆發作且通常不需任何誘因

l   發作時常是間歇性的,不會持續數天,中間也有完全不暈的時候

l   聽力好壞起伏不定,有時會有強烈耳鳴,或聽到不同頻率的聲音

l   發作時期異常怕吵,對於公共空間的喧鬧聲響會特別敏感

然而,即便有如此明確的條件描述,但由於可能造成暈眩的病症範圍實在過於廣泛(參考下表),症狀相似的重疊度亦頗高,診斷時只要不慎忽略一點細微小處,就有可能導致判斷失準。

170306.jpg

撇除頭部疾病所造成的中樞性眩暈不談,光是末梢性眩暈,常見的至少就有七種之多。以臨床經驗來看,特別容易與梅尼爾氏症產生混淆的,當屬突發性耳聾與良性陣發性暈眩症。

突發性耳聾是非常典型的內耳疾病,罹患此症100%只有耳鼻喉科的醫生能幫得上忙,它與梅尼爾氏症最大的差別是發作僅有一次,以及眩暈消失後,聽力不會很快地恢復如常。而良性陣發性暈眩症與梅尼爾氏症的差異則更小了,都是會反覆發作、暈眩時間短暫、間歇性發作期間也有完全正常不暈的時候、對聽力不會造成永久性的損害…,這麼多的共同點讓良性陣發性暈眩症時常被誤判為梅尼爾氏症,不過"大同小異"用來形容這兩種眩暈是最適合的了,雖然暈的時間都很短暫,不過比起梅尼爾氏症的數小時,良性陣發性暈眩症往往只有數秒鐘至一分鐘以內,可算是短得多了;再者此二症最大的差別就是良性陣發性暈眩症會因姿勢變化而誘發,患者常自主描述在轉頭、起床、躺下或者低頭洗臉、洗髮時發作,梅尼爾氏症的暈眩則是說來就來,毫無徵兆也讓人無法事先預防。

綜觀上述三種看似極為相近的暈眩症,形成原因與治療方式卻有根本上的差別,表面上來看,都是因為內耳異常才使得平衡感喪失、產生眩暈,但突發性耳聾常是其他疾病的併發症,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德國麻疹、腮腺炎、帶狀泡疹、流感、紅斑性狼瘡、類風溼性關節炎等;良性陣發性眩暈症則是由於外力、外傷、中耳炎或老化等原因引起耳石脫落所致;那麼梅尼爾氏症呢?

目前所知的病因為內耳的內淋巴水腫,但至於什麼原因形成水腫,至今無論是腦科或者耳鼻喉科,均尚未有具體明確的檢查方式,反倒是在自律神經失調症的臨床統計上,發現此症狀與自律神經可能有密切關聯。近半數以上失調症患者合併有偶發性的暈眩,也曾被診斷為梅尼爾氏症,姑且不論是否為過度診斷,但至少可初步推論與交感神經異常亢奮敏感,導致血管收縮、循環異常應有所相關,患者在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期間,只要失調的相關症狀獲得妥善控制之同時,眩暈的情況多半也有顯著改善,甚至可完全消失。深受莫名暈眩所苦,被診斷宣布為「梅尼爾氏症」,多方嘗試各種治療處方均未見起色者,或許不妨從自律神經失調方面著手,透過適當的藥物調整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,平衡自律神經系統,天旋地轉的感覺可能就此遠離,還你一個神清氣爽,不再耳塞、耳脹、頭鈍、頭暈的腦袋。

A:

顛覆傳統 飯多菜少肉大塊

胖胖們注意!這樣吃才能成功變瘦瘦~
全文刊載於2017-06-18早安健康專欄:顛覆傳統,醫師端減肥奇招:多吃白飯!

 
       
提起減肥,過去總習慣奉「少吃多運動」為聖旨。傳統觀念認為,「吃得多、動得少」就是導致肥胖的主因,但近年來已經有許多醫學研究顯示,脂肪異常囤積或者代謝失衡的根本因素,不單單如上所敘

 

1.          壓力

2.          內分泌異常

3.          自律神經失調

 

  也可能讓脂肪纏上你。有時是食慾居高不下,吃得再多也不覺得飽,有時是即便沒有過度攝取,但因為熱量代謝的機能失去正常,讓人轉變為「明明吃得不多卻一樣容易發福」的易胖體質。

 

可是…許多人不明所以,只知道自己胖了,卻不知道到底是為什麼胖,一旦想要減肥便思及那道聖旨「少吃多運動」,多運動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,門檻實在太高(幸好啊~盲目的運動在減肥尚未成功之前,對身體恐怕有害而無益,這事日後再另外撰文為各位說清楚講明白),對抗口腹之慾恐怕是最簡單的……吧(是嗎?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根據統計,台灣女性平均有3次左右的長期減肥經驗,短期減肥的施行者更是大有人在,因此如果問到「減肥時期的飲食原則應該如何呢?」,相信每個人都能滔滔不絕地回答個五分鐘,而答案不外乎如下:

 

「每日五蔬果」、「多吃蔬菜水果」

「少吃澱粉」、「不吃澱粉」

「少吃肉多吃菜」

「晚餐早點吃」、「絕對不能吃消夜」

「早餐吃得好」、「午餐吃得飽」、「晚餐吃得少」

或者是各式各樣的「蘋果減肥法」、「蜂蜜減肥法」、「香蕉減肥法」、「番茄減肥法」、「芭樂減肥法」、「優格減肥法」、「精力湯減肥法」…

 

每一句都覺得很耳熟嗎?您是不是也都身體力行過呢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麼請問,您後來成功瘦下來了嗎?復胖了嗎?這是第幾次減肥了呢?倘若這樣的飲食原則是正確無誤的,那麼減肥的成效應該很令人滿意才是!

 

然而,事實上,多數人自行實施飲食控制的結果如何,我們都清楚,成效大多不盡令人滿意。多數人採納、行之有年的方法與觀念,不一定就等於正確無誤,和我們一起刷新健康知識吧!對自己有益處的健康新知!想要減肥,從今天開始、從這餐開始,請身體力行-飯多菜少肉大塊

 

這七字訣乍聽之下的確很顛覆,但不是沒有道理,以下請大家稍稍耐著性子,聽我娓娓道來,現在花您10分鐘更正觀念,將來您就能更輕鬆愉快地成功瘦下來,絕對值得。

 

減肥要多吃飯,相信很多人一定想按【上一頁】離開文章了,稍安勿躁,從身體的學理來說,人體要健康運作,以下幾項營養素不能偏廢:

 

l   醣類

l   蛋白質

l   脂肪

 

  醣類是大腦運轉最主要的能量來源,沒有攝取足量的醣類,人會感覺頭腦混沌不清醒,而對於有體重控制需求的朋友來說,醣類最佳的攝取管道就是白米飯!理由有以下幾項:

 

l   更好的飽足感

一碗白飯的熱量約莫200大卡,一餐一碗白米飯,如果覺得不夠飽,可以增加飯量,但配菜的份量維持不變,可以確保不會攝取過多卡路里。

倘若你正巧是個大胃王,吃個兩三碗飯,才有飽足感,那麼白飯的熱量不過600大卡,可是如果要吃麵、水餃或者麵包,想吃到和白飯相對應的飽足感,那麼熱量至少得暴增三倍到五倍左右

 

在正餐時間好好地讓大腦與腸胃都達到滿足,自然而然就不會有額外進食的需求,下午還需要雞排、珍珠奶茶嗎?晚上還需要鹹酥雞或麻辣燙嗎?不!維持下面這個好習慣→在正餐時間吃好吃飽,要對下午茶或宵夜說「不」就不再是那麼困難的事了!

 

l   讓腎臟無負擔

每回在門診中給大家衛教說明,提到減肥時應該吃白米飯,提到攝取優質澱粉對減肥與身體的益處,總是有聰明的朋友很快地舉一反三,會隨之提問:
「五穀雜糧是不是更好?」

「那糙米會不會更健康?」

「紫米飯會更營養然後瘦更快嗎?」

 

很抱歉,我必須誠實告訴大家,以上皆非,白米飯,就是白米飯!最適合減肥中的朋友攝取的優質醣類,唯白米飯而已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各種粗糧雖然現在正風行,許多人為了養生都選擇食用五穀米、十色米、全麥之類的雜糧來做為主食,雖然全穀類的營養素看似更為全面,但其實內容含量並沒有想像的充沛,偶爾我都會開玩笑地說:「裡面全部都是"微量元素"因為每一種養分…對…都有…但都很少啊!」

 

全穀類的外殼除了有"微量元素"之外,還有"豐沛的磷",而磷的特點就是會與體內的鈣質結合,並需要透過腎臟來代謝,試問各位,為了攝取微不足道的維生素,卻吃下了大量的磷,進而妨礙鈣質的吸收,又得麻煩腎臟來協助代謝,不覺得有那麼一點得不償失嗎?特別是減重時期,腎臟的工作量已經比平常來得多,我們還是盡量選食白米飯,為它減輕一些負擔為宜唷!

 

l   恰到好處的腸胃蠕動

後面會提到,我鼓勵大家減少蔬菜水果的攝取(其實重點在於適量,現代坊間普遍推行的標準量實在是過多了),許多人聞言便會擔心纖維質不足會影響排便,但其實這些都多慮囉~只要攝取足夠的白米飯,一餐至少一碗,白米飯當中有適合我們人體腸胃道消化吸收的短纖維,既可以幫助排便順利,又不會像蔬菜的長纖維那樣,增加腸胃道的負擔,一舉兩得喔!
 

l   穩定血糖值

台灣地區在飲食日漸西化,對於米飯的攝取量逐年下降的同時(農委會統計,民國75年每人食用84.4公斤,民國105年每人食用45公斤,下滑近50%),以肥胖問題與罹患高血糖等代謝疾病的人口比例卻逐漸提升,而相對的日本人每人每年的食米量近60公斤,較台灣人更多,體型與健康卻都明顯優於台灣人。

很多人誤以為高血糖就不能吃白飯,事實上正好相反。想要妥善控制血糖並非一昧遠離含醣食物,而是應該慎選、控制份量,如果讓身體缺乏營養與熱量,反而會產生更大的傷害,主食以白米飯為首選,除了有飽足感、豐沛的膳食纖維也可以讓飯後的血糖高點較低,有益於穩定血糖控制。

 

接著我們來說一下「菜少」這項飲食觀念!許多婆婆媽媽或者輕熟女、美魔女們恐怕都要崩潰了~

「醫生我好喜歡吃青菜!」
「醫生~我沒有青菜不行啦!」
「不吃青菜我會大不出來耶……
「吃少一點?我以為要多吃?我一次可以吃一整盤沒問題耶!」

到底為什麼郭醫師你會要我們減肥時,反其道而行,少吃青菜呢?這跟電視上的健康節目說得都不一樣啊!我有以下幾項理由:

l   菜太多會害你便秘 適量才是王道

不少人把青菜水果的攝取量與排便的順暢度畫上等號,可是…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您可以稍微觀察一下身邊的男性朋友,許多人都是大口吃肉、很少吃水果(嫌麻煩或者不嗜甜)、不怎麼吃青菜,可是好像沒聽過有便秘的困擾,反觀常受到排便問題所苦的,都是常常主張"自己吃很多青菜水果"的人。怎麼會這樣?

適量的纖維質的確能幫助腸道中的糞便蓬鬆、成形,經過蠕動順利排出體外,但過量的纖維質會過分吸附水分,讓腸道環境變得太過乾燥,使便便變得硬梆梆,反而造成排便困難

那麼多少算適量、多少是過量呢?相信大家都有聽過「一日五蔬果」、「一日七蔬果」這樣的攝取準則吧!以自己的拳頭大小為標準,一顆拳頭為一份,每人每天應該吃到五~七蔬果的份量,而且應該是蔬菜優先於水果。不過在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,這樣的計量標準乃來自於國外研究,國外的蔬菜都以生食為主,例如生菜沙拉,不像我們習慣經過水煮或者熱炒之後再食用,蔬菜在烹調前後的體積,可是有顯著的落差唷~尤其是葉菜類!五個拳頭大的生菜沙拉,跟五個拳頭大的炒空心菜,實際攝取到的纖維量可是大相逕庭,一旦纖維攝取過量,又沒有適時補充足夠的水分,便秘就很容易找上你喔!

l   料理不慎就可能吃到高油高脂

因為誤以為「吃蔬菜不會變胖」,所以有不少朋友在減肥時,只要感覺飢餓難耐,就狂吃蔬菜止飢,想讓自己「蔬菜吃到飽」,但往往忽略了並不是所有的蔬菜都吃不胖,好比根莖類,雖然可以帶來很高的飽足感,但熱量也不容小覷。又或者是生菜沙拉,為了增加變化性與嗜口性,添加了各式各樣的沙拉醬,有的富含油脂,有的則鈉含量太多,過鹹容易導致水腫,都不見得是減肥時的最佳選擇,老話一句,菜沒有不好,是過量不好,請適當攝取即可。

l   長纖維難以消化,容易食道逆流

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,人體的腸胃系統無法消化處理蔬菜的長纖維,我們並不像牛一樣,有四個胃可以反芻,有特殊的菌可以分解長纖維,因此當我們攝取過量的長纖維時,就很容易胃酸過多、產生胃食道逆流,這都是腸胃企圖消化處理長纖維,但卻無法妥善處理的顯著證據。想要幫助糞便成形、促進腸胃蠕動,我們需要的是白米飯的短纖維,而非蔬菜的長纖維;想要幫助消化,我們需要的是酵素也不是蔬菜。蔬菜並非全然無用,它也有纖維素與礦物質是人體所需,但在此我仍要強調,適量的重要性!跟過去傳統觀念相比,現在開始請減少攝取為「菜少」,那樣才是真正剛剛好!

一般在門診中,聽到我說「飯多」,男性朋友會很高興,女性朋友會有點疑惑,「菜少」男性朋友多數無感,女性朋友則表現惶恐,到最後的「肉大塊」,無論男女則幾乎同感興奮,彷彿是福利大放送的時間來臨!

「減肥可以吃肉?」
「我要甩肉還可以吃肉喔?」
「太好了!醫生!我是肉食主義者,無肉不歡啊!」
「沒吃肉都感覺沒體力,可是…這樣吃真的會瘦嗎?」

  
放心,減肥真的可以吃肉,嚴格說來,減肥還非吃肉不可!許多人以為減肥就是甩肉(如同我上面所舉的真實例句),實則不然,我們要甩的是油、是脂肪。肉,指肌肉,不僅不能甩,要好好保護,還應該要鍛鍊、增加,所謂的「減脂增肌」是也。

l   肌肉是減肥好幫手 燃燒力無敵

肌肉多的人,身體的基礎代謝率相對較高。基礎代謝率,最簡單的理解方式就是一個人不吃不喝不運動,光是呼吸、睡覺也能消耗掉的熱量,成年人平均落在1200~1600之間不等(男女有別,男性肌肉較多所以基礎代謝率也較高),想想,每天死命踩60分鐘的腳踏車,所消耗的熱量可能還不足200大卡,那何不好好地透過正確飲食,養出肌肉來幫忙我們消耗多餘的熱量與脂肪呢?

肌肉對於脂肪有絕佳的燃燒能力,同樣是走十分鐘去搭捷運好了,肌肉多的人硬是可以比脂肪多的人,消耗7~10倍不等的熱量,每天多一些,積少成多、聚沙成塔,想要從胖胖變成瘦瘦,並非遙不可及喔!

l   木材蓋不出磚造房 增肌非得攝取蛋白質不可

我常說「巧婦難為無米炊」,我們希望身體多點肌肉少點脂肪,那麼要身體長出肌肉,自然就得提供它長肌肉的原料-蛋白質啊!試問,想砌一間紅磚屋,但手上僅有的材料卻通通是木材,即便是等級最好的紅檜木又如何,木材也不會變成磚頭不是嗎?所以缺乏優質的蛋白質在減肥之路是絕對行不通的。請記得,每餐至少搭配一個手掌大的肉品,原則上種類不設限,可以依照喜好自行選擇,但如果從營養多樣化的角度來看,盡可能多元變化自然更好,有時雞鴨、有時牛羊豬、有時魚蝦海鮮,可確保攝取到優點各異的不同蛋白質與養分。

  飯多、菜少、肉大塊」不是標新立異、更不是為了譁眾取寵,而是真的符合人體需求、人體運作,經過許多臨床實證,可以幫助大家成功且健康瘦下來的飲食法則。錯誤的減肥方式才會要求你挨餓,減肥為什麼一定要餓肚子?或者要吃一些特定烹調方式所煮出來的菜餚:

l   青菜只能川燙

l   肉類只能水煮還要去皮

l   飯只能吃1/3碗而且必須是全糙米

l   晚上六點之後就不能進食了(就算你的下一餐要間隔13~15個小時,隔天早上79點,也一樣)


這到底是在減肥還是在蹲苦牢,減肥是為了健康、為了更愉快的人生,還是為了自我折磨呢?

  「吃飽」對減肥的朋友而言,不應該是一件會使人感到充滿罪惡感的事情,門診中我遇過好多人告訴我,為了要減肥,自己已經好幾年沒有吃飽或者好幾年沒有吃過白飯了(說實話…我深表同情),但現在請相信我,相信這個七字訣「飯多、菜少、肉大塊」,只要吃得對,不用挨餓也能健康瘦!
 

A:

在所有健康或醫學能討論、研究的題目當中,「早餐」大概是最無爭議的一項了(不是完全沒有,只是提出異議者稀少)!無論是醫師、營養師或相關領域的講師、教授、學者,幾乎都會有志一同地說:「早餐很重要!一定要吃!

 

打開電視、點開網頁,無論是健康節目、美食節目或者是新聞報導,還是大家瘋傳的減肥方法、網路健康文、藝人明星的親身經驗等,我們也總是不難看到以下的字眼「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」、「早餐要吃得像皇帝」、「早餐吃得好」、「吃早餐可以啟動新陳代謝」、「減肥一定要吃早餐」。

 

那如果在搜尋引擎裡,輸入關鍵字「不吃早餐」呢?大概會跳出一長串「5大危害」、「9個不能不知道的壞處」、「12種健康風險」等連結,我仔細一一點閱,將內容歸納整理後,發現這許多沒有註明作者與出處的研究、數據來源,所指稱的「不吃早餐的缺點」,不外乎以下這幾項:

 

1.        不吃早餐會便秘

2.        不吃早餐胃會磨壞

3.        不吃早餐血糖會太低

4.        不吃早餐體質會變酸

5.        不吃早餐會反應遲鈍

6.        不吃早餐智商會變低

7.        不吃早餐孩童會過動

8.        不吃早餐會沒有體力

9.        不吃早餐會減短壽命(大驚)

10.      不吃早餐會造成心血管疾病(驚)

11.      不吃早餐會造成膽結石(驚)

12.      不吃早餐會降低新陳代謝

 

您發現了嗎?在這些不吃早餐所"可能"產生的健康危害中,其實有好幾點是相互衝突而矛盾的,便祕是因為腸胃蠕動過於緩慢,如何跟胃磨壞一起發生?人怎麼可能同時反應遲鈍又過動呢?

 

然而,在這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,阿公阿嬤和小學生都會上網的資訊爆炸時代,以上訊息大家都隨手可得,也早已深深植入普羅大眾的潛意識裡,也難怪每次當我,或者診所內的其他醫護同仁,告訴來減肥的朋友:「不要吃早餐更健康、瘦更快」時,大家總是會搬出一籮筐的理由,像是:「可是…我有糖尿病」、「沒吃早餐我會沒有體力工作」,要不就直接提出質疑「早餐不是最重要的一餐嗎?」,甚至直接照吃不誤!

 

當然也有許多朋友既然都來求醫了,自然非常願意遵從醫師囑咐,特別是在親身執行了一段時間之後,徹底感覺到身體發生的變化,明白不吃早餐真的比較健康,尤其是符合現代人的生活作息方式,但這些人當中,也有一小部分,需要面對同住親友的質疑與不斷勸說,理由當然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一句:「早餐很重要,一定要吃!」

 

為了破解以上種種的迷思與困擾,讓我們一口氣把「不吃早餐為什麼更健康」講清楚吧!

 

首先!我們要先了解身體的運作方式,早上我們之所以能順利地起床,除了前一晚有記得調整鬧鐘,讓它準時響起之外,一夜好眠之後的生理時鐘也是有作用的喔此時交感神經開始上工了,它會讓我們的腎上腺素分泌較為旺盛,因此人會從睡眠中醒來、開始有精神、開始集中注意力,全身肌肉也會從睡眠中的放鬆狀態開始慢慢緊縮,準備即將展開的日常動作,無論是坐、站、走、跑,或其他更細微的小動作。

 

但這與吃早餐有什麼關聯呢?

 

有的!在交感神經作用較為亢奮的時期,它的好搭檔副交感神經,便暫且退居幕後當配角,平時它的主要任務是放鬆休息、負責腸胃的蠕動,以及分泌膽汁、幫助消化吸收…等等,既然晨起之時(也就是我們平常所習慣的"早餐時刻"),並非副交感神經發揮的時候,所以在大腦精密的設計與安排下,夜晚熟睡時期我們會分泌成長激素與瘦體素,讓身體晨間醒來並不立即需要熱量,也不感覺飢餓,相信正在讀文章的您也有過這樣的經驗,或說過類似的話:「人起床了,但感覺胃好像還沒醒」,這正是因為上述內分泌的作用使然。

 

吃早餐,往往只是長久以來養成的「文化習慣」,這個習慣在強迫您的身體,硬是接受不怎麼健康、充滿高熱量、高糖分的一餐。

 

剛剛所提到的多種內分泌,包括腎上腺素、成長激素、瘦體素等等,會維持它們的作用,在您起床四~五個小時左右,如果前一天您有正確的攝取營養,有獲得充分的睡眠與休息,早餐對您而言絕對是多餘的。

 

血糖會太低,也是不吃早餐最常被詬病的一點,特別是許多有肥胖困擾的朋友,往往連帶有代謝症候群-糖尿病,為了維持血糖的穩定,他們往往特別重視早餐,深怕一早起床就因血糖過低而昏厥或不適,但事實上,吃早餐反而會導致血糖的異常波動,對病情控制是更佳不利的,關於這一點,可以有許許多多的報告和數據相互證明,在這裡我就不特別佔篇幅,但推薦各位可以去閱讀一本20178月才剛剛翻譯成中文出版的新書,由牛津大學臨床生化權威教授,同時也是前英國白金漢大學校長泰倫斯.基利醫師所撰寫的最新著作《我,不吃早餐》(原文書名: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),書裡對於吃早餐會如何讓血糖異常升高,如何提升胰島素的阻抗性,以及這當中有怎樣的風險,都有非常前顯易懂的說明與清晰的實驗。最重要也最具說服力的,作者本身就是位糖尿病患者,在經過親身的、嚴謹的實驗之後,揭開早餐是危險的一餐的事實,並從此不再吃早餐以維護自身健康

 

在概略地從身體運行原理,來說明現代人為什麼不需要、不應該吃早餐之後,(恩…還是我們利用圖表再複習一次!)讓我們來逐一破解上述的12項迷思。

 

170804.jpg

 

1.不吃早餐會便秘

早上起床的時候,因為是交感神經的作用期,所以腸胃本來就是不蠕動的!

 

2.不吃早餐胃會磨壞

承上,既然腸胃是不蠕動的,那自然不會有磨壞的疑慮,免擔心!

 

3.不吃早餐血糖會太低

由於腎上腺素的分泌,讓早上的身體有高度的胰島素阻抗性,完全不必擔心血糖太低,反而應該擔心吃早餐讓血糖過高。

 

4.不吃早餐體質會變酸

持此派說法者強調:「如果睡太晚加上不吃早餐,會讓血液循環變慢,氧氣減少,形成缺氧性燃燒,會使體質變酸。」

然而這完全是無稽之談,剛剛說過了,早上因為交感神經的作用,人會處於充滿元氣與活力的狀態,血液循環與含氧量都是正常且充足的,無須擔心體質變酸喔!

 

5.不吃早餐會反應遲鈍

事實上,在不需要吃早餐的時候硬吃早餐,讓大腦攝取過多的醣類,使血糖過度升高,反而才會使人思考速度變得比較緩慢。

 

6.不吃早餐智商會變低

目前看到得都是問卷類的統計數字,缺乏正統學理性的研究報告,例如董氏基金會於數年前針對台灣小學生所進行的早餐調查,包括早餐攝取狀況、健檢資料和學習表現等,但影響統計結論的變因其實很多,像是家庭照顧者的細心程度、學童本身的睡眠時間長短、學習時數等等,均不無關聯,與是否吃早餐,反而不見得有直接關係了,如果直接將其與是否吃早餐劃上等號,未免有些過於武斷。

 

 

7.不吃早餐孩童會過動

不吃早餐因為血糖不會異常波動,所以大腦情緒並不會因此異常起伏,產生過動。

 

8.不吃早餐會沒有體力

起床時腎上腺素已經給您滿滿的活力,供您在午餐來臨之前所需,除非您的工作需要大量勞動,例如搬運貨物、下田耕作等,倘若只是一般上班族、家管或學生,早餐反而會造成熱量的過份攝取。

 

9.不吃早餐會減短壽命

和「不吃早餐會使學童過動一樣」,會「減短壽命」僅僅是統計之後的推論,並沒有經過具體的大型研究或者實驗,而獲得可信結果,所以並不科學唷!

 

10.不吃早餐會造成心血管疾病

秉持此派說法者主張不吃早餐,會讓血液循環變慢,新陳代謝低,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
然而,前面我們已經說過許多回了,早晨起床時,感謝交感神經與腎上腺素,我們的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一點也不低不慢喔!為了怕心血管疾病而吃下高熱量、高糖分的不營養早餐才是本末倒置,還不如好好喝一杯溫開水來得實際。

 

11.不吃早餐會造成膽結石

每隔一陣子就會有類似的新聞跑出來,佐以恐怖的結石圖片,造成驚慌,特別是已經做了正確選擇-不吃早餐的朋友。其實您先別急著擔心,要知道膽結石之所以形成,是因為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太高,使膽汁長期過於濃稠,又停留在膽囊中太久,才導致結晶的形成,久而久之才沉澱為結石,與膽固醇的關聯性遠遠高過有沒有吃早餐喔!

 

12. 不吃早餐會降低新陳代謝

咦~曾幾何時,早餐被當成新陳代謝的啟動開關呢?支持這種說法的專家們多半認為,沒有早餐人體的血糖就會過低、細胞養分不足、身體許多代謝機制便會被關閉,故影響整體新陳代謝率,然而在前面我們也提過許許多多次了,由於腎上腺素的作用,早晨起床時人體的血糖是穩定的,而經過一夜的充足睡眠,瘦體素分泌得很好,人也會感覺飽足不飢餓,身體不會覺得有缺乏養分的危機,自然無需關閉代謝機制,新陳代謝率當然也不至於受影響喔!

 

呼~花了很長很長的篇幅,終於一口氣把「不吃早餐」的幾個常見錯誤迷思解釋完畢,希望各位讀者看完後,都能認清早餐的真面目,從此別再吃這多餘的一餐,當個健健康康的現代人,除非,您是非常需要補充熱量的孕婦、哺乳媽媽、虛弱的病人、年幼的嬰孩。

 

在我不斷反覆地說「現代人不需要吃早餐」的同時,為了對自己寫的文章負責任,我還要再進一步地說明,那麼現代人的一日飲食究竟應該怎麼吃?答案是「一天兩餐剛剛好、不吃早餐更健康、晚餐就該晚點吃」。

 

「不吃早餐更健康」已經讓一半的讀者跳腳了,好不容易解釋完為什麼,現在又出現「一個晚餐就該晚點吃」,繼續顛覆大家的既定印象,現在剩下另一半的讀者也跳腳了嗎?且聽我娓娓道來箇中原由,三餐之中顯然午餐是最無爭議的,我們就略過不提。先來說說古今作息的差別吧!

 

古時候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所以夏天大約四五點,天微光就起床,然後趁著陽光還未炙熱便下田工作,到六、七點左右回家,喝碗清粥配醬菜作為早餐,晚餐呢?大約是五六點左右,煮完吃完收拾完,天也差不多黑了,在能源匱乏取得不亦的時候,人類能做的活動選擇並不多,因此晚飯後多半是早早進入夢鄉休息去,請回憶一下自己家中年長的爺奶,是不是常常都是五六點吃晚飯,然後六七點便回房間睡覺?

 

可是現代人明明七八點起床,卻一起床便要吃早餐,隔沒幾個小時就接著午餐,兩餐之間距離過近。晚餐呢?為了健康,強調六點之前吃完或者七點之前吃完,然後到睡前都不敢再吃,可是這真的非常不符合現在人的生活作息模式,下班時間可能就是六七點,如果硬要在這個時間吃完晚餐,用餐品質往往大打折扣,再者是現代人普遍晚睡,從晚餐後到熄燈休息之前,可能間隔至少4小時(甚至更久),上床前早已經餓了,結果不是忍不住多吃了消夜,攝取額外熱量,就是忍得住不吃,但讓飢餓感影響睡眠品質(人在飽足的時候,交感神經才會有良好的作用,讓我們有放鬆的感覺,可以更容易獲得優質睡眠),既然如此,何不順應我們的生活作息與生理狀態,將晚餐調整到晚一點的時間再吃呢?一來餐與餐之間的間隔更合理,且更有益於睡眠品質的提升,對消化吸收也有幫助。

 

還記得嗎?本文之前就說過了,早晨起床的時候,腸胃是不蠕動的,所以既使我們不吃早餐、空著肚子,也不會有把胃磨壞的疑慮,那腸胃是甚麼時候蠕動呢?其實,腸胃恰恰是在我們睡覺的時候才工作!過去總有人說:晚餐晚點吃,那腸胃不是好辛苦?我們都在睡覺了,它還要工作?

 

不是我們睡覺它"還"要工作,是我們睡覺它"才"能好好工作。腸胃系統的蠕動是由副交感神經所負責的,副交感神經同時也肩負著讓身體放鬆、休息、睡眠等作用,不是有句俗話說:「肚飽眼皮鬆」嗎?吃飽了想睡覺是正常的生理反應,因為身體希望你能坐下來或躺下來,好好休息,不要再從事激烈的活動或者運動,把血液從腸胃道拉往其他處,影響腸胃的蠕動、妨礙消化,吃飽休息或吃飽睡,才是最最正確最健康的!

 

從今天開始,擺脫過去錯誤的習慣,正確認識你的身體,讓作息模式符合生理機制,「一天兩餐剛剛好、不吃早餐更健康、晚餐就該晚點吃」。